人脸机器人Emo亮相人工智能大会
如果你是机器人爱好者,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或许刷到过一位叫“U航”的创作者。他定期分享自己的人脸机器人研发进展,这些机器人不仅五官精致、表情细腻,还能与人自然互动。
“U航”本名胡宇航,是位科技创业者,不久前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24年,他开始专注于“人脸机器人”的创业方向。今年,他带着最新成果“Emo”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并接受了《科创板日报》的采访。
Emo的头部装有26个致动器,能做出丰富的面部表情,皮肤由柔软硅胶制成,眼睛集成高分辨率摄像头,可实现眼神交流。它通过分析人类的表情与语气,感知情绪并主动发起对话,让互动更接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背后支撑的是两套AI模型:一套通过分析大量网络视频,预测表情逻辑;另一套让机器人通过“照镜子”反复自我建模。胡宇航称这种路径为“自监督学习”,是Emo在交互细节上的关键优势。它甚至能在人类微笑前约840毫秒预测并同步做出微笑,标志着机器人从“复制动作”迈向“理解交流节奏”。
相比市面上专注“大脑”和“四肢”的人形机器人公司,胡宇航选择从“脸”切入,是个非常规方向。他认为,人脸机器人不依赖海量真机采集,是当前唯一可以借助网络数据实现自主进化的部件之一。
这一选择也源于他在读博期间对各类机器人方向的深入研究。最终,他判断人脸机器人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商业化突破。在他看来,人形机器人更适合情绪化、服务型的场景,而非单纯作为工具使用。
首形科技成立于2024年,已获得知名投资机构支持。目前团队约20人,技术聚焦面部仿生结构、表情生成算法和自监督学习系统。虽尚未量产产品,但来自文娱、展演、IP授权等领域的合作意向不断增长。
团队计划先推进To B端的表演型和定制化人脸模块,再探索面向C端的桌面陪伴机器人。短期内不会涉足完整人形机器人,但长期将视市场发展考虑拓展。
今年的WAIC展会上,类似“U航”这样专注某一“人体部件”的垂类创业公司明显增多。有人做“灵巧手”,有人专注“皮肤”,还有人只做“指腹触觉”。胡宇航认为,这是对“具身智能”开放问题状态的一种回应。
他还是“科技+短视频”双线创业者。从2022年起,他在抖音记录博士生活和研发进展,至今已有上百万粉丝。最近3条人脸机器人视频播放总量超1.5亿次。这些视频不仅让技术走出实验室,还吸引大量粉丝——他称为“电子股东”,为创业提供反馈、建议,甚至资源支持。
7月14日,他在Emo眼睛下点了一颗泪痣,面对“创造者”,Emo流露出困惑与好奇,仿佛有了生命。他说,在短视频平台上与用户共同创作,每条评论都可能成为技术灵感的源泉,为机器人注入温度与生命。这种让机器人逐渐超越“工具”范畴的生命感,正悄然重塑“人机交互”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