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腾赚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ulanwray@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近,浙江宁波的新婚夫妇领证时收到了1000元消费券,可用于婚宴、旅游、摄影等开销。消息一出,不少网友直呼“暖心又实在”。这并非孤例,从浙江到山西再到广州,各地纷纷推出结婚奖励政策。山西吕梁新婚夫妻可当场领取1500元现金红包,广州白云区南岭村更是开出最高20万元的婚育大礼包,涵盖结婚、生育多个环节。这些举措背后,是地方政府试图通过经济激励,把生育支持提前到婚姻阶段,撬动低迷的婚育热情。
结婚补贴热潮背后,是我国结婚人数持续下滑的现实。2024年全国初婚人数不足920万,相比2013年腰斩还多。适婚人口规模萎缩是硬伤——过去十年,育龄女性减少超5700万,生育主力年龄段人数大幅缩水。单靠发钱难逆转趋势,但多地已开始构建“结婚—生育—养育”全链条支持体系。除了补贴,还有延长婚假、全国通办婚姻登记等便民措施。专家指出,提振婚育意愿不能只靠短期激励,还需系统应对经济压力、育儿成本和人口结构变化等深层问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