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腾赚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ulanwray@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2025年港股表现亮眼,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全年涨幅均达30%,领跑全球。这轮上涨背后,既有AI产业崛起和经济基本面回暖的支撑,也离不开内外流动性的推动。市场呈现明显结构性特征:少数龙头股贡献了大部分涨幅,板块轮动频繁,黄金、高分红与成长股齐涨。南向资金大规模流入,外资配置则分化明显,亚太基金增配中国资产,全球基金仍保持低配。整体来看,行情主要由估值扩张驱动,尤其是风险溢价下降,恒生科技的涨势几乎全靠估值提升。

展望2026年,市场逻辑仍将围绕“过剩流动性追逐稀缺资产”展开,但信用周期可能从修复转向震荡甚至放缓。宏观上,M2与GDP比值高企、利率低位运行,资金淤积现象持续;微观上,存款“活化”带动入市,但受制于收入预期和债务压力;外部流动性虽受益于美联储降息,但下半年存在不确定性。“去美元化”影响有限,外资回流门槛依然较高。资产端,AI等新兴领域景气度高,但预期已充分反映;地产、消费等传统需求修复乏力,财政支出偏向科技。在此背景下,2026年港股指数空间有限,盈利增速预计仅3%左右,估值进一步扩张难度较大。基准情形下恒指中枢在28000至29000点,乐观情景可达31000点,若遇外部冲击则可能下探至21000点。结构性机会仍是主线,全面牛市需等待信用周期真正回暖。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