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腾赚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ulanwray@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2008年金融危机前夜,德意志银行曾悄然推动信用违约互换(CDS)市场,为次贷崩盘埋下伏笔。这一幕被《大空头》搬上银幕,成为金融史上的经典桥段。十几年后,相似剧情正在AI热潮中重演。电影原型人物之一迈克尔·伯里近期大举做空Palantir和英伟达,合计持有超10亿美元看跌期权,押注科技泡沫破裂。巧合的是,德意志银行也被曝正探索对冲其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领域的巨额风险敞口。

这家投行已向全球数据中心项目投放数十亿美元贷款,客户涵盖Alphabet、微软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随着AI基建狂飙突进,债务融资规模激增,银行内部开始讨论通过做空AI股或发行合成风险转移(SRT)工具来转移风险。此类衍生品结构类似当年的CDO,曾以复杂设计掩盖真实风险。眼下,科技股与信贷资产走势背离的现象已现端倪,谷歌、META等公司股价与债市表现脱钩,警讯悄然浮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