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腾赚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ulanwray@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智能座舱正成为车企角力的新战场。均胜电子近日拿下约50亿元的智能座舱与车载屏幕订单,客户覆盖多家国内外整车厂。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等供应链企业也纷纷披露业务增长。随着智能驾驶技术普及和动力系统趋同,车企比拼的重点已转向车内交互体验,带动整个产业链迈入新一轮扩张周期。政策层面持续加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将智能座舱列为重点方向,工信部也在推动关键软硬件国产化和车云协同落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智能座舱前装搭载率达74.6%,全年有望突破八成。
行业正从“堆配置”迈向“拼体验”。高通、瑞萨等国际芯片厂商增速放缓,国产芯片凭借成本优势加速渗透主流车型,四维图新称自主品牌九成以上已采用其方案。与此同时,系统集成商地位上升,德赛西威上半年智能驾驶收入同比增长超五成,座舱域控制器出货领跑行业。舱驾一体方案成为新趋势,单芯片可同时支撑座舱与驾驶功能,成本较传统双芯方案降低约三成。理想、比亚迪、小鹏等车企通过自研操作系统重塑技术主权,小米、小鹏则发力AI交互,推动语音、导航、车控深度融合。用户关注点也从屏幕数量转向系统能力,智能座舱正从娱乐终端演变为整车智能化的核心中枢。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