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腾赚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ulanwray@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2025年8月,A股迎来一波强劲反弹,沪指单月涨近8%,创业板指更是飙升逾24%。然而指数狂欢背后,私募产品却集体“失电”。数据显示,当月3122只股票策略私募平均超额收益为-1.97%,创下年内新低。量化产品尤为惨淡,平均跑输基准近4个百分点。风格剧烈切换是主因——大盘股逆袭,小盘股退潮,叠加融资盘涌入创业板、科创板引发极端分化,传统因子策略大面积失效。即便如此,仍有95只产品连续八个月跑赢基准,占比不足3%,凸显超额收益的稀缺性。
百亿私募中,量化仍是唯一赢家。46只持续正超额产品全部出自量化阵营,年内平均多赚17.91%。进化论资产、明汯投资、聚宽等头部机构表现抢眼,蒙玺投资更在中小盘逆风中逆势突围,展现AI驱动策略的抗压能力。中型私募里,韩广斌掌舵的新思哲多策略3期以近39%的超额收益一骑绝尘,成为主观选股的“孤勇者”。更亮眼的是小微私募,5-20亿规模组别年内平均超额高达57.58%,北京禧悦、湖南子衿旗下产品收益甚至翻倍。灵活调仓与深度聚焦让小体量团队打出惊人胜率,但也伴随更高波动。高回报背后,稳定性与风控正成为长期制胜的关键标尺。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