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加速入市,偏好高股息与成长配置
年初以来,国有保险公司的绩效评价办法不断优化,保险资金在权益投资方面的政策环境逐步改善,险资入市明显提速。相比年初,市场中符合险资偏好的红利资产已大幅上涨,同时,市场也摆脱了此前增量资金不足的局面,各类资产迎来估值修复的机会。面对这样的环境,险资在增配权益资产时展现出新的特征,从五个数据维度可窥见一斑。
险资运用资金余额持续增长,二季度保险进一步增持股票2000亿元,险资持有股票比例环比提升0.4个百分点至8.8%。按照新增保费收入30%估算,下半年险资预计仍将增配A+H股票3000至4000亿元。与此同时,险资参与权益投资的方式正从委外逐步转向直投,二季度以来,保险持有股票规模稳步上升,而基金持有规模则有所下降。
从险资重仓流通股东的情况来看,险资整体仍偏好高股息资产,但配置范围逐步扩大。银行、通信、传媒等行业成为增持重点,煤炭、电子、国防军工等则被减持。今年二季度,险资增持个股虽不再集中于银行,但仍具备高股息属性。同时,险资举牌动作频繁,尤其偏好港股红利资产。截至8月底,险资举牌上市公司28次,其中23次为港股,构成港股红利资产上涨的重要推动力。
险资在ETF配置方面也出现结构性调整。25H1,险资通过ETF配置宽基指数的步伐放缓,但对中证A500及TMT、制造、券商等行业ETF明显加仓。上半年,险资增配行业主题ETF约235亿元,占行业ETF净流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反映出其通过ETF工具参与成长领域投资的趋势。
上市险企方面,头部险企增配股票更加积极。上半年,A股五大上市险企持有股票市值环比增长28.7%,配置比例提升1.6个百分点。其中,FVOCI股票占比显著上升,预计后续仍将重点配置可入OCI账户的红利资产,以减少市场波动对利润的影响。
总体来看,险资正加速布局权益市场,配置结构呈现多元化、成长化趋势,成为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