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农商行逆势突围,特色金融布局显成效
在银行业普遍面临低利率、低利差、低费率的“三低”局面下,农商行承受的压力尤为突出。2024年,商业银行整体净利润下滑2.3%,其中农商行在银行业中净利润占比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盈利能力减弱与资产质量承压成为行业普遍难题。在此背景下,沪农商行2025年半年报展现出逆势稳健的经营态势,不仅盈利结构优化、资产质量稳定,还通过深耕区域特色业务,构建起差异化竞争壁垒。
面对利差收窄趋势,沪农商行以规模增长、结构调整和成本控制三管齐下,实现效益稳中有升。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总资产突破1.5万亿元,贷款和存款规模稳步增长,住房按揭贷款投放同比增长78%,业务快速响应政策导向。利润端,非利息收入占比提升至28.41%,财富管理成为新增长点,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长14.05%。与此同时,存款成本持续下降,管理费用同比减少,有效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盈利能力更具韧性。
依托上海区域优势,沪农商行重点布局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和养老金融,打造特色赛道竞争力。科技金融方面,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1200亿元,服务覆盖上海超半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绿色金融资产规模突破千亿元,在长三角农商行中位居前列,并创新推出取水权质押贷款、航空业转型金融贷款等产品。养老金融服务持续深化,代发养老金客户数居本地首位,建成超1000个社区服务站点,打造“金融+非金融”综合服务体系。资产质量方面,不良贷款率维持0.97%的低位,拨备覆盖率超336%,资本充足率远高于监管要求,风险抵御能力突出。
此外,沪农商行坚持高比例分红,2025年中期分红比例提升至33.91%,每10股派现2.41元,彰显对股东回报的重视。同时,该行被纳入沪深300和上证180指数样本股,进一步提升市场认可度与流动性。从结构优化到区域深耕,再到风控强化,沪农商行的战略布局清晰落地,展现出区域性银行在行业变局中的突围路径。其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和养老金融等领域的提前布局,不仅夯实了当前经营基础,也为未来发展积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