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制造业稳增长方案出炉
近日,工信部与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明确未来两年行业发展目标。根据《方案》,2025至2026年,规模以上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目标为7%左右,加上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后,整体营收年均增速需达5%以上。到202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和出口规模将继续领跑41个工业大类;5个省份营收将突破万亿;服务器产业规模将超4000亿元;75英寸以上电视国内市场渗透率将突破40%;手机、电脑等终端产品将加快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
《方案》同时聚焦破除“内卷式”竞争,推动光伏、锂电池等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强调优化产能布局、强化产品质量管理,并与投资、金融等领域政策联动,促进行业技术进步。近期,多晶硅价格回暖,组件中标价回升,行业已出现积极信号。在终端电子产品方面,《方案》推动AI与XR设备深度融合,提升手机、电脑、服务器等产品的迭代能力,培育智慧家庭、健康养老等新兴终端产品。此外,政策还从供应链角度出发,强化芯片、服务器、5G\/6G关键器件等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算力生态建设,提升基础设施兼容适配能力。
电子行业整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行业营收同比增长19%,净利润增长31%;第二季度营收与净利同比增幅分别达20%和42%。AI云端算力需求持续释放,国产替代加速推进,半导体、设备等细分领域表现亮眼。中信证券认为,AI仍是行业最大驱动力,消费电子下半年将迎来新产品周期,算力相关、果链、IoT、CIS、设备、运力芯片、模拟芯片等细分板块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