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腾赚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ulanwray@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2025年第二季度,港股市场走出“V型”反弹走势,港股基金配置也随之发生明显调整。医药和非银金融板块获得大幅增持,消费板块则遭遇明显减持。受美国加征关税冲击,恒指4月初一度暴跌逾13%,但随后在政策支持和南向资金推动下强势回升。二季度末,恒生指数与国企指数分别上涨4.42%和1.9%,恒生科技指数则下跌1.70%,科技板块面临调整压力。
在市场回暖带动下,港股基金整体表现亮眼。主动管理型QDII基金以10.22%的平均回报率领先,创新药主题基金功不可没;港股通指数型基金平均回报6.68%,QDII指数型基金则受科技指数拖累,平均回报4.48%。基金整体维持高仓位运作,股票仓位平均达91.99%,港股仓位平均提升至85.24%。其中,指数型基金仓位更高,但主动型基金港股仓位提升更明显。
从板块配置看,医药和非银金融成为增持重点,医药生物配置比例升至12.42%,非银金融升至5.2%。消费板块则环比下降近6个百分点,传统消费和顺周期股表现疲软。前十大重仓股中,腾讯、小米、阿里、美团、信达生物等位列其中,医药股普遍获增持,部分互联网龙头则遭减持。基金持仓风格继续偏向大盘股,800亿港元以上个股占比接近九成,整体持股趋于分散。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