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百强收入三年连降
2025年上半年,医药行业凭借频繁的大额BD交易和股价持续上涨,成为资本市场的一匹黑马。然而,尽管创新药领域热闹非凡,以营收为标准来看,医药百强企业的整体收入已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总收入为10049.7亿元,同比降幅扩大至2.5%。在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上,业内专家指出,在产业结构调整压力下,企业分化已成必然趋势。
数据显示,2024年百强中有42家企业实现收入与利润双增长,15家增速超10%;但也有31家企业面临双下滑,17家降幅超过10%。入围百强的门槛继续下降,反映出头部企业正经历深度调整。与此同时,江苏以16家企业领跑榜单,北京与浙江并列第二。研发投入持续上升,平均达8.3亿元,研发强度提升至8.2%,是十年前的两倍。
在全球市场回暖、国际化战略推进以及产品结构优化的带动下,2024年百强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9.4%,成为行业低迷中的亮点。特别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不断增长,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逐渐成为新增长极。
本土企业在行业中地位日益凸显,前30强中23家为内资或港澳台企业,前十名占据9席。8家新晋百强企业各凭特色跻身榜单,如百利药业靠授权收入实现十倍增长,亿帆医药则因新产品放量成功入榜。多家企业如恒瑞医药、信达生物完成国际授权合作,推动业绩跃升。亿帆医药、豪森药业等企业在海外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显示出中国创新药全球竞争力增强。
此外,医药企业加快布局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2024年共开展39项,覆盖32个国家和地区,展现全球化研发能力。产业生态共建趋势明显,通过产学研整合、商业化合作及投资孵化联动,推动全链条协同创新。并购重组也成为行业关键词,呈现产业链整合、技术跃迁、管线扩容三大特征,加速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