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四五”经济增量亮眼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主题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等介绍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数据显示,“十四五”前四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达5.5%,在巨大基数和多重挑战下实现这一成绩实属不易。预计五年间经济增量将超35万亿元,相当于广东、江苏、山东三省2024年总量之和,每年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约三成。
“十四五”期间,多项关键指标进展良好,经济增长、研发经费投入等符合预期,城镇化率、人均寿命等八项指标超预期推进。102项重大工程稳步推进,战略性任务全面落地。全社会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近50%,强度提升至2.68%,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中国已成为世界最稳定、可靠的发展力量。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福建舰航母、“爱达·魔都号”邮轮、LNG运输船、“天宫”空间站、C919大飞机等标志性项目接连突破,展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与实力。
民营经济活力持续释放,民营企业数量比“十三五”末增长超四成,外资准入限制大幅缩减。2025年GDP有望达到140万亿元,海洋经济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制造业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品类超过220种。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粮食安全基础牢固。电力装机总量占全球三分之一,新能源发电规模首超煤电,绿电占比已达三分之一。森林覆盖率升至25%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步提升,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交通基础设施主骨架“6轴7廊8通道”建成率超九成,现代化基建体系加速成型。就业形势总体平稳,每年新增城镇就业超1200万人。医保目录新增药品402种,养老护理型床位占比六成以上。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加码,2021年以来累计投资额已超“十三五”总额。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比“十三五”末增长五倍多,可再生能源装机翻番,绿色转型步伐加快。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6.4%,消费拉动作用增强,投资补短板效应显现。创新药在研品种达全球三成,医药产业迎来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