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股集体爆发,多只个股涨停
光伏概念股7月8日再度走强,通威股份涨停,大全能源涨超11%,亚玛顿上演“地天板”,首航新能20CM涨停,拓日新能、亿晶光电、欧晶科技等多只个股封板。产业链持续升温带动有机硅方向补涨,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午后涨停,工业硅期货涨幅一度突破5%,东岳硅材、合盛硅业冲高明显。
政策层面频频释放信号,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出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工信部召开制造业企业座谈会,要求光伏行业加快塑造下一代产品竞争优势,治理低价无序竞争。与此同时,国内十大光伏玻璃厂商决定集体减产30%,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也推动企业签署控产自律公约。
2023年以来,光伏产业链供需逐步宽松,价格持续下行,2025年组件主产业链价格延续跌势,企业盈利承压。在136号文实施背景下,下半年供需压力或进一步加剧,供给侧改革与反内卷政策成为关键变量。平安证券认为,提升行业标准有望成为政策抓手,新型电池技术或将加速发展,建议关注BC产业趋势及相关标的。
硅料作为产能过剩焦点环节,成为行政干预的理想切入点。东吴证券指出,随着国内终端需求不确定性增加,硅料或成供给侧改革重点。尽管下游需求偏弱,但全球装机增速仍具支撑,逆变器、硅料、玻璃等环节有望受益。
国金证券提醒,当前硅料报价虽略有回升,但涨价能否持续仍取决于下游价格传导能力及控产执行效率。国盛证券则聚焦两大方向:一是供给侧刚性强、价格弹性大的硅料、玻璃、石英砂;二是新技术带来的成长机会。
长期来看,行业破局需依靠技术创新与内需扩大。华创证券指出,当前反内卷以行业自律为主,未来或更多依赖技术进步。中邮证券认为,若政策符合预期,相关行业产能出清将加速,市场或真正定价供给侧改善。
国金证券强调,当前光伏板块反弹主要反映周期底部夯实、供给侧干预升级等因素,后续行情高度取决于政策支持力度。中长期看,供需关系与竞争格局才是决定投资价值的核心因素。在2025年全球需求大概率创新高的背景下,2026年或将迎来光伏行业首次真正意义上的需求负增长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