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扎堆赞助“苏超”联赛
“苏超”赛场战火重燃,京东、阿里、美团三大巨头纷纷下场抢滩。从6月开赛至今,赞助商数量由最初的6家飙升至29家,背后不乏互联网大厂的身影。京东率先牵手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成为官方战略合作伙伴,并冠名宿迁队,打出“场上十三太保,场下京东管饱”的口号,引发关注。
赛事之外,京东在营销上火力全开。每场比赛结束后,都会针对胜地特产推出限时秒杀活动。比如连云港的海鲜、南京的盐水鸭、苏州的大闸蟹等纷纷上线,吸引大量用户抢购。同时,“1分钱抢啤酒”等活动也带动了平台整体消费增长。数据显示,京东外卖江苏订单量环比增长超10倍;江苏农特产成交额同比增长82%;球衣球鞋等足球用品搜索量同比翻倍。
阿里系则以淘宝闪购、支付宝、花呗、余额宝联动出击,分别赞助常州、徐州、无锡、扬州四支球队。常州因屡战屡败被戏称为“优惠券队”,淘宝闪购顺势打出“天天领大额券”的概念;花呗借“无锡=无息”宣传免息服务;余额宝结合扬州方言“攒”字做传播,主打“钱要攒着花”;支付宝则以徐州车牌“苏C”代表C位,创意十足。
美团也不甘示弱,7月初宣布赞助扬州队,并结合当地特色修脚文化推出“足疗免单”活动。用户在App内搜索“苏超足疗免单”,每天可享1万名额免费体验。美团还打出“前场高位逼抢,后场jio jio保养”的口号,巧妙融合足球与本地生活服务。此前,美团已在苏州、南京等地推出全域消费补贴,并为苏超餐饮套餐设立专属展示区。
随着赛事热度攀升,球迷观赛热情高涨,看球顺手下单成了新趋势。有观众表示,刷到淘宝、京东的趣味营销内容觉得很有梗,看完比赛就真的去点外卖了。分析人士指出,“苏超”天然连接餐饮、零售、出行等多个消费场景,是本地生活入口争夺的重要战场。巨头们通过赛事撬动短期流量,但如何将其转化为长期用户习惯,才是真正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