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腾赚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ulanwray@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环境正逐步改善。2025年上半年,民企共发行债券5445.69亿元,同比增长31%,发债规模创下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半年度纪录。非金融民企发债约2500亿元,中兴通信、吉利控股、比亚迪等企业发债量居前。上半年民企债实现净融资638.13亿元,为2020年以来首次转正,扭转了此前连年净流出的局面。
融资成本方面,非金民企平均发债利率降至约2.56%,低于银行贷款水平,且期限更长,适合技术研发、设备升级等长期项目。科创债、绿色债等主题品种设有绿色通道,提升发行效率。目前科技创新债券累计发行近5800亿元,其中民企占比约9.1%,高于一般信用债中的民企占比。政策层面持续优化融资工具,推动市场准入便利化,进一步打开民企融资通道。
尽管如此,民企债在整体信用债市场中占比仍偏低,上半年非金民企发债仅占所有非金信用债不足4%。增信体系不完善、高收益债市场发展缓慢、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等问题依然制约民企发债空间。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作为核心支持手段之一,近期也迎来制度优化。业内人士指出,未来需进一步丰富债券产品类型,精准匹配不同发展阶段民企的资金需求,真正实现多层次融资支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