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铂医药转型“平台+管线”模式
和铂医药近年来在BD(商务拓展)领域频频出手,先后与阿斯利康、大塚制药等国际药企达成重磅合作,总交易金额超6.7亿美元。公司创始人王劲松博士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每一项合作都极具挑战,不仅方向各异,对研发体系的要求也极高,必须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当前,和铂医药正从“管线驱动”向“平台+管线”模式转型,如何持续输出高质量合作并保持盈利,成为其发展的关键。
近期,和铂医药与大塚制药联手推进BCMAxCD3双抗项目的开发,瞄准自免疾病市场。王劲松表示,选择合作伙伴不仅看资源匹配度,更看重其在细分领域的专业能力和长期战略契合度。此前与阿斯利康的多次合作也印证了这一点,尤其是在疫情下完成首笔授权时,数据完整性和高标准研发体系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此外,公司在NewCo模式上也有新尝试,与科伦博泰及Windward Bio的合作,进一步拓宽了国际合作路径。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铂医药也在加速产品商业化进程。巴托利单抗已提交上市申请,若获批将成为公司首个商业化产品。相比同类FcRn靶点药物,该药基于中国患者临床试验开发,具备本土化优势和成本控制潜力。与此同时,Harbour Mice®和HBICE®技术平台不断扩展,子公司诺纳生物在双抗、ADC、CAR-T等领域持续发力,为公司构建起多元化的创新生态。
王劲松强调,BD不是唯一路径,真正推动公司长远发展的,是围绕病人需求展开的研发创新。从立项之初就聚焦临床价值,才能确保每一步都能获得国际认可。过去两年连续盈利的成绩,也印证了这种战略的有效性。未来,和铂医药将在肿瘤、免疫等深耕领域继续推进管线建设,同时布局代谢、神经、肥胖治疗等前沿方向,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技术平台和产品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