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活成本排名揭晓
近日,德意志银行研究院发布2025年《全球物价地图》,涵盖全球69个主要金融中心城市的生活成本、薪资水平和生活质量对比。报告以纽约为基准,将各项数据换算成美元进行分析,揭示了当前全球经济变化下的新趋势。
报告显示,过去五年受全球通胀与汇率波动影响,生活成本格局发生明显变化。美国城市整体物价快速攀升,已从曾经的“价值洼地”跃升至全球前列,部分指标甚至追平苏黎世、日内瓦等传统高消费城市。这一变化背后,除美元走强外,“美国例外论”、华尔街强劲表现及科技产业扩张也起到推动作用。不过,报告指出,美国城市物价或已接近“峰值”,未来几年可能面临调整,排名或将下滑。
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展现出巨大潜力。目前这些地区仍处于物价低位,但随着经济持续增长,有望重塑全球生活成本版图。中国在日常消费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性价比优势,外出就餐价格亲民,与印度、印尼、埃及一同被列为全球最实惠的选择之一。
报告还从多个维度细化比较各地物价水平,包括购房、交通、通讯、娱乐等多个生活场景。例如,在购买新款iPhone方面,土耳其和巴西价格最高,而韩国首尔因本地竞争激烈成为全球最便宜的城市。此外,迪拜成为进口啤酒最贵之地,纽约紧随其后,而意大利则以低价咖啡和葡萄酒脱颖而出。
生活质量方面,卢森堡位居榜首,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紧随其后。传统金融中心如东京、巴黎、香港、伦敦和纽约排名靠后。中国香港在公共交通月票方面具备明显价格优势,但汽油价格却高居全球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