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搜索暗藏商业陷阱

腾赚网 94 0

“没有广告、直达答案”,曾是AI搜索最吸引人的承诺。用户只需提问,就能获得由大模型整合信息后生成的简洁回复,省去了翻网页、躲广告的麻烦。但最近,一些回答开始显得“别有用心”:问香港旅游,推荐起私人导游;问空调怎么省电,直接甩出某品牌变频机型。这些看似中立的回答背后,悄悄渗入了商业痕迹——不是平台投的广告,而是一种叫GEO的新玩法。

AI搜索暗藏商业陷阱-第1张图片-腾赚网

GEO,全称“生成式引擎优化”,本质是让AI在回答问题时优先提到某个品牌或产品。服务商通过批量生产结构化内容,发布在公众号、知乎、抖音等平台,利用AI抓取外部信源的机制,影响最终输出。不同平台偏好不同:腾讯元宝偏爱微信文章,豆包更信抖音和头条,创业公司则多靠搜索引擎收录。有人照搬SEO老路,靠堆关键词发稿;也有人用算法模型模拟AI口味,自动生成高匹配度内容。收费模式五花八门,普遍按关键词季度收费,从几千到上万不等,效果则看推荐位是否靠前。

尽管AI平台尚未大规模植入广告,商业化脚步却已悄然启动。百度搜索收入连续下滑,转而加码AI原生营销;OpenAI上线购物推荐功能,字节和阿里也在自家AI产品里接入电商入口。与此同时,企业预算正从传统搜索向AI迁移。但由于用户行为难以追踪,GEO转化效果仍难量化,多数客户持观望态度,仅愿先拿小部分预算试水。

这场流量争夺战里,平台尚在克制,服务商却早已动手。有人视其为钻空子,也有人相信内容质量终将决定胜负。随着AI不断进化,虚假信息会被筛除,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才有机会留下。未来的AI世界或许无法完全避开商业,但至少可以变得更聪明、更透明。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