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腾赚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ulanwray@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有了新进展。过去半年,Figure公司的第二代机器人Figure 02在宝马斯帕坦堡工厂参与生产了3万辆X3汽车,完成零件装载超9万次,运行超1250小时,相当于走了约200英里。它负责从料箱取放钣金件到焊接夹具上,再由工业机器人完成后续焊接。为衡量效率,企业设定了明确指标:作业总时长控制在84秒内,每班次装错率低于1%,最好实现零人工干预。

实际应用也暴露出问题,前臂成为故障高发区。受限于空间紧凑、灵活性要求高和散热难,这一部件设计极具挑战。这并非个例,特斯拉Optimus也曾面临类似难题。随着Figure 03发布,Figure 02已启动退役并召回总部,其经验将用于优化新款设计,前臂和腕部电子系统已重新架构以提升可靠性。目前行业仍在探索阶段,结构、尺寸、关节等关键环节尚未形成统一标准,过多技术路线分散了资源。业内预计,2026年上半年可能出现量产拐点,尤其是第一季度V3车型的小批量投产,将成为重要风向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