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腾赚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ulanwray@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11月11日,2025上海仲裁周“国浩・毅柏分论坛”在沪收官。本次论坛由上海市司法局、市贸促会、上海仲裁协会联合主办,聚焦资本市场争议解决的前沿议题。来自仲裁机构、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及高校的权威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在岸与离岸双重视角下的仲裁实践展开深度探讨。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提速和金融创新深化,债券侵权、跨境衍生品、离岸债等新型案件不断涌现,对仲裁的专业性与国际协作提出更高要求。数据显示,中国内地与香港已成亚太仲裁增长极,以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为例,六年受理案件超1.7万件,争议金额达3372亿元,近四成涉及金融领域,最大单案金额突破200亿元。

论坛深入剖析了资本市场纠纷的新趋势与应对路径。专家指出,传统合同纠纷正向债券发行侵权、GDR投资争议等复杂形态延伸,仲裁需兼顾商业逻辑与法律边界。上海国仲近三年金融类案件占比达22%,涉外案件比例居全国前列,凸显其专业化、国际化能力。实务中,投行纠纷加速转向仲裁,募集说明书条款日益细化,覆盖承销商、受托管理人等多方主体。圆桌讨论强调,程序规范、条款明确、利益冲突披露是保障裁决效力的关键。文娱、半导体等行业则呈现差异化需求:IP绑定融资需尊重无形资产特性,长周期合作更倾向协商解决。未来,仲裁还需拓展至虚拟资产、群体性纠纷等新场景,通过案例指引和技术机制提升公信力,助力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与争议解决高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