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暴跌背后是代币解锁还是机构洗盘 LINK鲸鱼大举吸筹能否预示新一轮上涨
在线活动入口:【欧易OKX安卓注册>>戳我戳我<<】;【欧易OKX苹果注册>>戳我戳我<<】
LINK暴跌背后是代币解锁还是机构洗盘?近期Chainlink(LINK)价格剧烈波动,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讨论。自2025年10月初以来,LINK经历了一轮显著回调,一度跌破关键支撑位,最低触及7.9美元的两年低点,随后虽有所反弹,但市场情绪依然脆弱。与此同时,链上数据揭示出复杂而矛盾的信号:一方面,团队代币解锁和大额存入交易所的行为加剧了抛售压力;另一方面,鲸鱼地址却在持续增持,交易所储备不断下降,显示出强劲的现货积累迹象。这种看似冲突的走势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市场逻辑?是简单的代币释放引发的技术性调整,还是更深层次的机构资金重构?本文将通过三个关键问题,深入剖析当前LINK的价格动态与未来走向。
LINK暴跌的直接导火索是什么?真的是代币解锁导致的吗?
LINK本轮下跌的直接诱因确实是大规模的代币解锁事件。2025年10月,Chainlink团队解锁了价值约3.87亿美元的1875万枚LINK代币,并迅速向币安等主流交易所进行大额转账,其中单笔就有近2500万美元的转账记录。此类行为自然引发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担忧,尤其是在整体加密市场处于下行周期的背景下,新增流通量极易转化为抛压。然而,将跌幅完全归咎于代币解锁则过于简化。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市场结构的变化——机构流动性正在经历重组。尽管有部分鲸鱼选择在高位套现,但另一些机构投资者却在利用价格回调积极建仓。这表明,所谓的“抛售潮”实际上可能是主力资金在完成换手,而非单纯的恐慌性出逃。
鲸鱼大举吸筹是否意味着底部已现?链上数据透露了哪些信号?
越来越多的链上证据显示,LINK可能正处于被低估的阶段,正吸引着聪明钱的入场。根据CryptoQuant的数据,尽管LINK价格持续走弱,鲸鱼持有量却逆势增长4.59%,总量达到6.46亿枚,同时净流出交易所的资金达762万美元,反映出大量代币正从流动性强的交易所转入长期持有的钱包地址。此外,在9月底的一轮下跌中,鲸鱼已在20.30美元附近吸纳超过80万个LINK,显示出明确的抄底意图。Coinalyze的数据进一步显示,衍生品市场多头/空头比率攀升至3.38,多头头寸占据主导地位,说明专业交易者对后市仍抱有信心。这些信号共同指向一个结论:当前的价格调整或是机构借机吸筹的过程,而非市场彻底崩溃的前兆。
机构仍在扩大敞口,LINK的长期价值支撑在哪里?
尽管短期技术指标如随机RSI一度跌至18,DMI为8,显示出极强的看跌动能,但机构参与度的提升为LINK提供了坚实的长期价值基础。纳斯达克上市公司Caliber等传统金融实体持续增持LINK,表明其作为连接现实世界资产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关键基础设施,依然受到机构认可。Chainlink在去中心化预言机领域的先发优势、广泛的生态合作以及不断升级的网络性能,构成了其核心竞争力。即使在市场崩盘期间LINK曾暴跌65.3%,其底层网络的使用率和节点活跃度并未出现同步下滑,反而在多个DeFi和跨链项目中获得更深集成。因此,短期价格波动更多反映的是市场情绪和流动性变化,而非项目基本面恶化。机构在调整期扩大敞口,正是基于对其长期落地能力和生态潜力的认可。
LINK能否迎来新一轮上涨?未来走势的关键观察点是什么?
LINK能否走出低迷并开启新一轮上涨,取决于多重因素的共振。首先,交易所储备的持续下降将是重要支撑,因为这意味着可供抛售的浮动筹码正在减少,供给压力逐步缓解。其次,需密切关注鲸鱼地址的后续动向,若增持趋势延续且伴随大额定投行为,则预示着主力控盘程度加深。第三,技术面上若能有效站稳15.5美元以上并突破21-22美元的关键阻力区间,则有望确认反转形态。最后,整体加密市场的情绪回暖,尤其是比特币ETF资金流的改善,也将为LINK等主流山寨币提供外部助力。综合来看,在经历深度洗盘和机构换仓后,LINK已初步具备反弹的基础条件,一旦市场信心恢复,不排除将迎来由基本面与资金面共同驱动的新一轮上升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