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腾赚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ulanwray@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三季度银行理财市场交出成绩单,整体呈现“数量稳增、规模先升后降”的格局。据普益标准数据,截至9月29日,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从6月末的4.23万款增至4.42万款,净增近1884款,供给持续加码。与此同时,存续规模走出一条“抛物线”:6月末为30.26万亿元,7月回升至30.86万亿元,8月冲高至30.95万亿元,创下季度新高;但9月回落1520亿元,最终收于30.79万亿元。
这一波动背后,是资金流向与市场情绪的博弈。7月至8月,理财回表结束叠加存款利率下调,推动资金回流理财市场。进入9月,季末考核与国庆假期临近,银行拉存款需求上升,理财回表再度升温。同期股市走强,投资者更愿赎回理财转向权益资产。结构性分化也愈发明显:固收类产品规模逆势增长超5000亿元,占比提升至76.6%,成为市场压舱石;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优势减弱,规模连续两月下滑;权益类持续缩水,混合类小幅增长,反映投资者整体偏保守。
相较之下,公募基金则紧跟市场节奏。受益于股市回暖,公募基金规模一路攀升,8月底突破36万亿元,较6月底连跨两个万亿台阶。股基、混基分别增长6300亿和3300亿元以上,货币基金与QDII也实现扩张。债券基金则出现小幅回落,凸显资金对高风险资产的追逐。理财看“季节”,基金看“行情”,两者走势分化,映射出不同客群的风险偏好与配置逻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