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公募破局之道

腾赚网 91 0

2025年秋,上海陆家嘴依旧车水马龙,本土公募基金规模已突破35万亿,外资机构却仍不足1%。外界质疑声不断,认为外资“水土不服”。但富达基金总经理孙晨履新四个月后直言:中国引入外资资管,从来不是为了多几家“小公募”,而是要注入差异化基因与全球经验。当行业迎来“文艺复兴”式转型,外资的价值才真正开始显现。

外资公募破局之道-第1张图片-腾赚网

富达坚持主动管理与深度投研,用业绩说话。2024年上半年,其权益类产品收益率在170家公募中排名第16,过去一年加权平均收益达24.64%,远超行业均值。团队全由本土人才组成,却扎根全球体系,兼具中国视野与国际对标能力。产品布局不追热点,覆盖核心资产、红利、ESG、科技和港股五大方向,是外资中权益产品最全的机构。“我们不做复制者,要做‘本土化+差异化’的破局者。”孙晨说。

养老成为富达深耕的另一战场。借鉴美国401(k)经验,富达推动“默认定投”试点,助力养老金入市、稳定市场波动,并倡导长钱长投理念。目前正将海外数据反馈监管,参与制度设计。与此同时,富达发挥“双向桥梁”作用:一边通过QDII等渠道帮国内投资者配置全球资产,一边为海外长期资金提供专业的中国投资方案。其持有约300亿美元中国资产,相当于头部公募非货规模,跨境实力可见一斑。

坚守长期主义是富达的底层逻辑。考核周期拉长至3-5年,投资者教育持续投入,不求短期规模扩张。孙晨相信,规模是坚持正确路径的自然结果。面对行业变革,外资既是灵活响应的“快艇”,更是带路的“引航员”。从投研机制到智能投顾,从养老模式到全球配置,富达正以近80年积淀,参与并推动中国资管走向成熟。时间终将证明,真正的价值不在数字快慢,而在生态共建。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