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与OpenAI签署3000亿美元算力大单
9月11日消息,美东时间周三,科技巨头甲骨文股价单日暴涨36%,市值猛增约1.78万亿元人民币,引发全球投资者关注。这一波上涨的背后,是甲骨文与OpenAI签署的一份重磅合约:自2027年起,为期五年,OpenAI将向甲骨文采购总值3000亿美元的算力服务。这份合约不仅是OpenAI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订单,也跻身全球最大的云服务合同之一。
OpenAI采购的4.5吉瓦算力,相当于美国现有数据中心总量的四分之一,等同于两座胡佛水坝的发电量或400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这笔交易背后,映射出全球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的井喷式增长。在美国政府主导的人工智能基建投资和科技巨头加速布局下,数据中心建设正成为新一轮科技竞赛的核心战场。
甲骨文与OpenAI的合作,可能源自“星际之门”项目。该项目由白宫推动,目标是巩固美国在AI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计划在未来数年投入高达500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今年6月,甲骨文首次透露与OpenAI达成云服务协议,预计将在2027财年带来超300亿美元收入,并逐年增长。7月,OpenAI进一步披露将从甲骨文采购4.5GW算力,但未公布合同总额。
为支撑这笔豪赌式合作,甲骨文正与数据中心建造商Crusoe联手,在美国多个州兴建数据中心。截至8月的过去一年,甲骨文资本支出已达274亿美元,远超其运营现金流。这背后,是整个科技行业对算力基础设施的疯狂加码。AWS、微软、谷歌、Meta等巨头,今年计划投入约3000亿美元扩建数据中心。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29年,全球数据中心支出将逼近3万亿美元。
然而,这场算力竞赛背后的风险不容忽视。OpenAI年收入仅100亿美元,远低于其600亿美元的年支出。甲骨文则将未来收入押注在单一客户身上,债务压力远高于同行。其总债务权益比高达427%,而微软仅为32%。这场合作,本质上是一场豪赌,赌的是AI应用能迅速普及并带来爆发式增长。但谷歌等竞争对手的崛起,也让这场算力大战充满变数。
尽管如此,全球对算力的需求热潮已势不可挡。在中国,人工智能也被视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国电信研究院预测,到2035年,AI将贡献中国GDP的4%至5%,带动算力需求增长十倍甚至百倍。一场关于算力的全球竞赛,已经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