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团队破纪录!1m×2m钙钛矿光伏模组效率突破20%

腾赚网 92 0

近日,《Nature》在线刊登了上海交通大学赵一新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团队创新提出“基质限域分子层”空穴传输层结构,突破传统自组装单分子层(SAM)在分子聚集、堆叠和结晶上的固有瓶颈。通过将空穴传输分子分散于三(五氟苯基)硼烷(BCF)基质中,形成类似“枣糕”的稳定结构,有效抑制分子团聚,实现均匀致密的界面覆盖。该设计大幅提升薄膜质量与电荷传输效率,同时具备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显著降低界面缺陷。

交大团队破纪录!1m×2m钙钛矿光伏模组效率突破20%-第1张图片-腾赚网

研究团队与宁德时代21C创新实验室合作,成功制备出1m×2m大尺寸钙钛矿光伏模组,第三方认证效率达20.05%,创下当前世界纪录。该技术兼容多种已有空穴传输分子,无需复杂合成,工艺适配性强,为大面积钙钛矿光伏的产业化提供了可行路径。此项突破不仅解决了薄膜不均与界面失稳难题,也为下一代光伏技术的设计开辟了全新方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