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腾赚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ulanwray@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正全面提速,重大发射任务与政策利好接连落地。9月8日,工信部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次日凌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在山东日照附近海域成功实施一箭11星海上发射,将吉利星座05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随着发射频率提升,组网进程加快,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纷加码布局,从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到地面设备和应用服务,各环节技术投入和市场拓展持续升温,资本市场关注度不断上升。
卫星互联网作为未来通信基础设施,早在2020年就被纳入“新基建”范畴。专家表示,组网卫星如同空中移动基站,能实现全球通信覆盖,构建一个好用的系统至少需要数千颗卫星。近期,广东、海南等地接连出台政策支持产业发展,北京、上海、重庆、浙江、河北、四川等地也纷纷结合本地优势,围绕卫星制造、发射、运营等领域展开布局。广东提出推动卫星互联网在低空经济、智慧城市、应急救援等场景落地,海南则聚焦建设卫星超级工厂和制造中心,推动星、箭、场一体化发展。北京丰台区已开园卫星互联网产业园,重点引进高端商业航天资源。随着制造技术进步、发射成本下降和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突破,产业发展路径日益清晰,多家上市公司正加速切入赛道。海格通信、信科移动、盛邦安全等企业通过投资、并购、技术合作等方式,积极布局卫星通信、安全防护等关键环节,推动产业生态加速成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