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转型
9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介绍了“十四五”期间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情况。目前,我国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和风电装备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同时,已形成60多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3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载体不断壮大。
在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方面,工信部将研究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方案,推动重点行业智能化转型。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470台\/万人,远超全球平均水平,建成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和1260家5G工厂,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50%。此外,我国已具备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制造能力,激光制造技术进入国际第一梯队,脑机接口应用逐步扩展。
工信部还表示,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2024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造船业国际市场份额持续领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较2020年末增加13.8万家,中小企业活力不断增强。
未来,工信部将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人工智能创造新岗位、提升效率。同时,加强电信、机动车等领域立法,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实施绿色工厂扩建计划,打造零碳工厂和园区。还将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开源社区,推动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
针对行业治理,工信部将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治理虚假宣传、恶意诋毁等网络乱象,规范非理性竞争,营造良好环境。李乐成强调,产业来之不易,绝不能因非理性竞争毁掉企业、毁掉产业。下一步将提高治理现代化水平,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新型工业化。
此外,我国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占营收比重超1.6%,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大幅提升。工信部还将完善人工智能伦理风险防范机制,深化国际合作,建设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合作中心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