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腾赚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ulanwray@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8月1日,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京东四大平台齐发声,承诺不再以低于成本价争抢市场,明确抵制恶性竞争。这场持续半年的即时零售混战,终于在监管介入下趋于冷静。
监管信号早已释放。5月以来,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门多次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强调公平竞争、有序发展。8月当天,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进一步部署治理低价倾销行为,推动价格法修订。低价补贴的本质是流量争夺,但在互联网红利见顶的当下,平台必须寻找新出路。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规模达6500亿元,活跃用户近5.8亿人,短途配送成为消费新引擎。年初京东高调发起“百亿补贴”,美团、饿了么、淘宝闪购纷纷跟进,短时间内带来订单增长,但也造成商家接单过载、利润下滑,甚至亏损。
如今,平台正从“拼价格”转向“拼服务”。京东推出“七鲜小厨”,探索餐品标准化与成本优化;美团专注骑手保障,夏季专项投入达16亿元;饿了么借力多渠道流量,带动骑手增收。这场从“冲单量”到“保品质”的转变,正推动行业回归理性竞争,重拾健康生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