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腾赚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ulanwray@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互联网平台间的即时零售“大战”历时半年终于落下帷幕。8月1日,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京东相继发声,承诺不再以低于成本价的方式扰乱市场秩序,明确表示将杜绝恶性竞争。这场“熄火”背后,监管的引导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前,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门多次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强调公平竞争、规范发展。与此同时,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也明确部署,将加快推进价格法修订,打击低价倾销行为。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规模已达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活跃用户数达5.8亿人,占网民总数超过一半。作为流量新蓝海,平台们年初掀起补贴大战,京东率先“百亿补贴”出击,美团、饿了么、淘宝闪购纷纷跟进。虽然消费者得实惠、商家短期获订单,但随之而来的成本压力和恶性竞争也让行业陷入困境。低价促销导致商家利润缩水,骑手接单压力剧增,平台股价也受到影响。随着监管介入,竞争逐渐降温,平台开始转向品质服务、骑手保障与技术创新。京东推出“七鲜小厨”,美团强化骑手福利,饿了么借助多渠道提升骑手收入。这场从“冲单量”到“保品质”的转变,正推动行业回归健康发展的正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