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腾赚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ulanwray@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自“并购六条”政策出台以来,并购重组市场明显升温。截至7月15日,全市场新增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突破200单,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并购支付方式日趋多元,成为本轮并购热潮的一大亮点。政策层面接连出台“新国九条”“科创板八条”等举措,鼓励上市公司灵活使用股份、可转债、现金等多种工具推进并购重组。以科创板为例,今年以来已有54单并购交易披露,其中近四成采用了发股、可转债或现金等组合方式,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进一步凸显了资本市场的并购主渠道作用。
在支付工具创新方面,可转债、定增募资、并购贷款及并购基金等手段被广泛运用。例如,华海诚科收购衡所华威电子采用了股份、可转债和现金组合支付,阳光诺和通过发行股份和可转债完成对朗研生命科技的收购。定增募资则帮助凌云光顺利完成对JAI公司的跨境收购。金融政策也在持续发力,今年3月起,并购贷款比例上限提高、期限延长,福昕软件、中润光学等公司迅速响应,引入银行贷款缓解资金压力。此外,并购基金也成为推动产业整合的重要工具,富创精密、仕佳光子等公司借助基金完成关键收购。与此同时,分期支付机制也逐步普及,既控制风险,又绑定双方利益,圣湘生物就采用了业绩对赌方式调整最终交易对价。随着重组管理办法修订,股份支付分期落地,上市公司在并购节奏安排上拥有了更大灵活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