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平台掀亿元补贴大战
7月5日起,美团与淘宝闪购在外卖领域掀起新一轮补贴大战。两个平台在最近两个周六大规模发放“0元外卖”券和满减红包,带动订单增长。据知情人士透露,7月12日美团补贴额在3亿至4亿元之间,而淘宝闪购当天的补贴额超过12亿元,工作日单日也维持在4亿元左右。尽管双方均未正面回应,但补贴力度之大已显而易见。
在这场比拼中,美团主要通过发放茶饮、小吃类“0元外卖”券吸引用户,部分为自提订单,且不同等级会员享受不同权益,有效摊薄成本。美团单日免单券约2000万单,其中一半需用户加购商品才能下单,另一半自提订单则由平台与商家协商低价结算。淘宝闪购则主打外卖满减券,如“满18.8元减18.8元”等大额优惠,用户只需支付少量金额即可下单。目前淘宝闪购尚未支持自提。
此轮大战由京东早前挑起。4月10日,京东外卖上线百亿补贴,日订单量迅速突破千万。但进入7月后,京东并未继续加码,反而在7月17日明确表示不会参与“恶性补贴”。美团方面也坦言当前是被动防守,不希望陷入非理性竞争。相比之下,淘宝闪购态度积极,背后是阿里推动淘天向大消费平台转型的战略意图。
从市场份额看,美团此前占据绝对优势,饿了么紧随其后,京东入场后分走部分份额。随着饿了么并入淘宝闪购,市场格局再次变化。目前淘宝闪购日订单量已突破6000万单,逼近美团。上周六美团订单量突破1.5亿单,淘宝闪购也超过8000万单。但多位从业者指出,当前订单量存在水分,真实竞争尚未完全显现。
这场补贴战对平台的资金和运营能力都是巨大考验。阿里账面现金储备超3600亿元,美团约1600亿元,资金上阿里更具优势,但美团在外卖商家和运力积累方面更为深厚。海豚社创始人李成东指出,仅靠补贴难以构建真正的竞争力,外卖行业核心在于多、快、省:商家丰富度、配送时效、成本效率。
外卖行业不同于电商,需平衡用户、商家与骑手三方利益。美团在7月15日公布的战报中强调全量订单平均送达时间34分钟,意在展示其运力支撑能力。相比之下,淘宝闪购在订单高峰时段出现配送延迟,正在通过更高补贴招募骑手。知情人士透露,淘宝闪购日均对用户补贴约8亿元,其余用于运力等运营支持。
目前,淘宝闪购的短期目标是稳定在8000万单规模,补齐能力后再冲击更高目标。美团则志在守住领先优势,防止被反超。这场外卖大战的走向仍不明朗,真正考验在于何时收场、如何收场。战争的起点或许容易,终点却最难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