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腾赚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ulanwray@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固态电池虽被资本热捧,但距离大规模上车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多位行业人士在论坛上直言,全固态电池远未到来,技术攻关、成本高企、产线投资翻倍等问题仍待突破。硫化物电解质对生产环境要求极高,需在绝对干燥的惰性气体中进行,导致设备投资从每GWh 1亿元飙升至2.5亿至3亿元。目前全国有近30条所谓固态电池产线在建,但业内普遍担忧这是资源错配。专家指出,当前技术路线不明、工程化难题未解、成本是液态电池的3到5倍,盲目扩产可能最终一地鸡毛。
相比之下,半固态或固液混合电池正成为现实突破口。这类技术已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成本之间找到平衡,明年搭载量有望突破十万辆级。赣锋锂业已建成4GWh半固态电池产线,蜂巢能源为车企定制的半固态电池已进入量产阶段,成本仅增0.5%。行业共识是:未来1到3年,半固态将在高端车型和低空经济领域率先普及。与此同时,企业更强调安全为先,反对以牺牲安全换速度。真正的产业进步不靠概念炒作,而靠扎实的“微创新”和系统性竞争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