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腾赚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ulanwray@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人形机器人正加速挺进汽车制造一线。今年以来,多家车企密集布局相关应用,招标动作频频。江淮汽车近期发布X255新能源项目人形机器人招标公告,明确要求全尺寸双足机型,配备高精度五指灵巧手,覆盖设计、运输、安装调试全流程。中国一汽也在9月至10月接连发布三则招标,涉及焊装车间工艺研究与服务场景技术采购,最高限价达257万元,项目均指向物流搬运、物料分拣等实际工业场景。
这股智能化浪潮已从生产延伸至服务环节。小鹏宣布2026年底实现高阶人形机器人量产,并开放SDK构建生态,宝钢将参与工业巡检合作。奇瑞“墨甲机器人”已在4S店上岗,完成讲解、开车门等任务,能力等级升至L3。比亚迪、蔚来也纷纷引入工业人形机器人,优必选Walker S2年内计划交付500台。产业链随之联动,中海达、中鼎股份、蓝思科技等企业相继切入传感器、结构件供应,一场围绕人形机器人的汽车产业协同正在展开。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