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现1米级钙钛矿光伏模组突破

腾赚网 94 0

上海交通大学赵一新教授团队在《Natur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一种“基质限域分子层”新型空穴传输层结构,突破传统自组装单分子层(SAM)在钙钛矿光伏模组应用中的关键瓶颈。该技术通过三(五氟苯基)硼烷(BCF)构建稳定骨架,将空穴传输分子均匀分散其中,形成类似“枣糕”的复合结构,有效抑制分子聚集与堆叠,提升薄膜均匀性与界面稳定性。这一设计不仅实现厚度可控、覆盖完整的电荷传输层,还大幅降低界面缺陷,显著改善大面积钙钛矿薄膜的成膜质量。

我国实现1米级钙钛矿光伏模组突破-第1张图片-腾赚网

研究团队联合宁德时代21C创新实验室,成功制备出尺寸达1米×2米的钙钛矿光伏模组,经第三方认证光电转换效率高达20.05%,创下当前全球同类器件最高纪录。该策略兼容多种已有空穴传输分子,无需复杂合成,工艺适配性强,为大规模光伏制造提供了可行路径。此项突破解决了钙钛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过程中的核心难题,推动高效稳定大面积光伏模组迈向实用化新阶段。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