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业绩展示现合规乱象

腾赚网 97 0

市场回暖带动私募业绩提升,销售热情随之高涨。各类代销机构在展示产品时动作频频,有的想方设法突出亮眼成绩,也有的在合规边缘试探。新规明确要求私募业绩披露必须严谨,但执行尺度却参差不齐。部分银行和第三方平台采用“半遮挡”方式展示收益率,如用“1.XX%”代替具体数字,或隐去产品全名,打起“擦边球”。券商整体最为规范,多数需完成合格投资者认证才能进入私募专区,未认证者连页面都无法查看。

私募业绩展示现合规乱象-第1张图片-腾赚网

相比之下,银行和互联网平台宽松不少。一些银行虽设认证弹窗,但底层页面仍可看到部分产品业绩;第三方平台则五花八门,有的将认证条款藏在用户协议中,位置隐蔽,有的直接模糊展示净值。合规门槛也各不相同,券商要求家庭金融资产达300万元以上或年均收入50万元,银行多靠答题判定,三方平台则常合并认证类别,标准更宽。尽管新规严禁非合作机构传播私募业绩,且强调展示须真实完整,但个别渠道仍在未认证前提下部分露出信息,引发争议。业内普遍认为,严监管旨在防范误导,避免私募“公募化”,保护投资者权益。未来如何在合规前提下建立合理业绩参考体系,仍是行业待解课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