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腾赚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ulanwray@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9月1日,由财政部、央行等多部门联合推出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新政”正式落地,试行一年。政策满月后,银行反应冷热不一。建设银行透露,已签约享受贴息客户超60万户,9月末消费贷余额同比增近三成。工行、中信等大行也迅速响应,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推广,并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重点领域发力。部分银行表示总行高度重视,借势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更多客户。
然而多数银行反馈影响有限,称贷款申请量“变化不大”,个别机构甚至不愿披露数据。目前仅18家全国性银行参与,地方城商行、农商行未被纳入,覆盖范围受限。有分析指出,地方性银行在区域协同和本地客群服务上更具优势,扩容有望提升政策效能。但银行也面临风控压力,部分机构因不良率担忧已主动收缩信贷投放。如何平衡促消费与资产质量,成为行业关键课题。与此同时,虚假消费凭证等问题悄然浮现,监管难度上升,考验政策后续执行精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