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腾赚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ulanwray@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电动汽车、电动飞行器和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对电池提出更高要求——既要跑得远,又要足够安全。清华大学化工系张强教授团队近日在《自然》发表成果,成功研发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打造出能量密度高达604 Wh\/kg的聚合物电池。这一突破不仅跨越了600 Wh\/kg门槛,还在无需极端高压或多层复杂结构的前提下,解决了固态电池界面接触不良、化学稳定性差的难题。
新电解质通过“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显著提升离子传导效率与界面兼容性。搭载该技术的8.96安时软包电池,在仅施加1兆帕压力下即实现性能跃升,远超当前主流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更关键的是,电池在满电状态下通过针刺和120℃高温静置测试,未起火、无爆炸,真正实现了高能量与高安全兼得。这项研究为下一代固态锂电池铺出一条实用化新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