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腾赚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ulanwray@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成生物学正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新引擎,广泛应用于医疗、化工、食品、美妆等多个领域。据《中国合成生物产业白皮书2024》数据,全球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53亿美元增至2023年超170亿美元,年均增速达27%,预计2028年将逼近500亿美元。尽管前景广阔,技术落地仍面临成本高、审批难、标准缺、政策滞后等现实瓶颈。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原所长马延和指出,研发与生产投入大,市场准入体系不完善,行业规范尚未统一,制约了商业化进程。
降低成本与跨越工程化鸿沟是破局关键。专家建议通过低价原料替代、优化纯化工艺、精准匹配产品规格来压缩开支。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心付小龙认为,企业需双线并进:一是加速成熟技术市场化,二是联合政府、资本与产业链力量打通工程转化堵点。资本曾热情涌入该领域,2021年国内投融资达156起,催生华昊中天、华恒生物等上市企业。但热潮退去后,投资趋于理性,机构更关注盈利能力和商业闭环。绿色康成CEO陈家琦透露,企业在融资后面临自建工厂还是代工的抉择,最终选择建设百吨级示范厂实现初步营收。长远来看,与愿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产业方合作,才是初创企业突围的可行之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