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加速测试微通道水冷板技术

腾赚网 97 0

AI驱动正加速液冷技术升级。据台湾经济日报消息,由于AI平台Rubin与下一代Feynman平台功耗或突破2000W,现有散热手段难以应对,英伟达已要求供应商研发新型“微通道水冷板(MLCP)”技术。该技术单价为现有方案的3至5倍,水冷板与均热片正成为关键材料。有企业已完成MLCP向英伟达送样,但业内人士指出,MLCP并非唯一散热路径,多个新方案仍在同步测试中。

报道提到,若GPU全面采用MLCP,成本将比现有Blackwell盖板高出5至7倍,业界视其为散热变革的重要节点。MLCP通过将芯片金属盖与液冷板整合,内设微通道使冷却液直接流经芯片,在减少传热介质的同时,提升散热效率并缩小体积。Rubin GPU热功耗已从1.8kW升至2.3kW,现行冷板难以承受,英伟达预计最快2026年下半年导入MLCP。双芯片版Rubin或依赖MLCP维持散热,单芯片版及其他芯片如Vera CPU与交换器IC可能继续使用冷板。

不过,MLCP仍面临液体渗透与量产良率难题,预计量产还需3至4个季度。厂商反映,散热、封装与组装厂的协作模式尚未定型,技术导入时间将取决于客户要求,并非所有设备都会采用该方案。值得关注的是,英伟达供应商Boyd近日透露,已向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交付五百万块液冷板,用于高性能AI计算与数据中心冷却,但未公布具体客户信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