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制造基金年内最高涨96%

腾赚网 100 0

如果用热度来衡量投资风向,“高端制造”无疑是2025年最抢眼的关键词之一。无论是券商策略会、基金路演,还是行业报告,这个词频频出现,俨然成了“政策+产业红利”的代名词。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中旬,名字中带“高端制造”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共19只,全部实现年内正收益,其中6只涨幅超40%。这些基金虽然方向一致,但业绩差异明显,背后是基金经理对“高端制造”理解的不同和操作路径的分化。

高端制造基金年内最高涨96%-第1张图片-腾赚网

从具体产品看,永赢高端制造年内净值涨幅高达96.10%,成为领涨先锋。易方达、恒生前海、银华、富国旗下的同类产品也表现亮眼,涨幅均在47%以上。天弘、兴业等基金也录得超30%回报。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都聚焦“高端制造”,但基金的配置方向差异明显。有的重仓智能装备、工业自动化,有的押注新材料、固态电池、先进封装等领域。永赢高端制造则侧重通信设备、半导体材料、电子元件等高技术含量行业,并布局AI算力相关方向。圆信永丰高端制造则深耕固态电池产业链,前十大重仓股中七成以上来自该领域。

从业绩落后的基金看,部分产品年内涨幅仅个位数至10%出头,如广发、汇添富旗下产品,主要因重仓光伏、半导体等方向。这也说明,“高端制造”只是大方向,能否踩准节奏、选对标的、控制估值,才是决定收益的关键。多位基金经理指出,当前制造业投资正从单纯押注技术突破转向更注重产业周期、技术壁垒和政策节奏的综合判断。

永赢基金经理胡泽看好海外AI算力和创新药赛道,认为相关标的估值已进入性价比区间。圆信永丰党伟则持续看好固态电池,认为锂电行业已筑底回升,固态电池将在2025年迎来中试关键期,2026年有望进入量产元年。政策层面,工信部发布的稳增长方案明确支持固态电池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信心。多家电池厂商已启动中试线建设,材料和设备端也陆续取得突破。

不少基金经理开始跳出传统制造业框架,将配置拓展至基础材料、AI制造软件、工业自动化等领域。部分基金还通过港股或QDII渠道,布局全球高端制造链条中的稀缺资产。有基金经理直言,高端制造的核心在于突破,能在关键技术环节实现自主可控的企业,才具备更强的定价能力和成长空间。也有观点认为,国内在固态电池、低空飞行器、工业机器人等细分领域,已初步具备全球竞争力,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