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眼镜光学技术加速突破

腾赚网 99 0

在最新一届光博会上,XR展区成为焦点,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体验。歌尔光学、舜宇光学、JBD、镭昱等多家上游核心厂商纷纷亮出AR眼镜领域的最新成果。例如,歌尔和舜宇展示了更轻薄高效的光波导方案,JBD与镭昱则带来了体积更小、色彩表现更佳的全彩光引擎。这些光学器件是决定AR眼镜形态和显示效果的关键,过去因体积大、功耗高、显示效果有限而制约行业发展。如今,随着AI大模型的发展,市场对新一代智能终端的需求日益增长,AR眼镜正从技术探索转向商业化落地。

AR眼镜光学技术加速突破-第1张图片-腾赚网

据Wellsenn XR创始人何万城介绍,AI+AR眼镜产业已基本完成从0到1的阶段,现在正进入规模化量产的关键期。2025年上半年,中国消费级AI\/AR眼镜销量同比增长73%,其中无屏AI眼镜销量更是暴涨463%。小米、华为等头部厂商纷纷入场,Ray-Ban Meta、雷鸟X3 Pro等产品持续热销,进一步推动市场热度。不过,产业界对量产挑战保持清醒,供应链协同、成本控制和良率提升仍是主要难题。例如,Micro-LED芯片的“巨量转移”技术良率偏低,光波导镜片的纳米级加工难度高,导致整体成本居高不下。

在光学显示系统中,微显示芯片和光波导是两大核心部件。厂商在技术路径上呈现出两派趋势:一派追求极致性能,以MicroLED为代表,强调高亮度、小体积,如镭昱、JBD、歌尔光学等企业均展示出体积更小、亮度更高的全彩光引擎;另一派则聚焦成本优化,以LCoS技术为主,例如光峰科技与谷东智能合作,通过“一拖二”架构和材料创新,大幅降低光波导成本,目标将终端价格控制在千元以内。与此同时,光波导领域也在探索新材料,如歌尔光学推出的碳化硅光波导模组,具备更广视场角和更少杂散光,虽尚未普及,但技术潜力巨大。

尽管光学技术不断突破,AR眼镜在终端应用上仍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硬件性能尚未完全满足市场需求,主流光波导方案的光效损失率普遍超过95%,视场角偏小,续航时间也大多在4小时以内;另一方面,应用场景尚不清晰,即便硬件成熟,若缺乏用户高频使用的功能,产品仍可能沦为“尝鲜”工具。相比之下,功能更简单的无屏AI眼镜凭借语音交互和拍摄功能,已实现销量突破。Wellsenn预测,今年AI眼镜销量有望达到700万至800万台。未来,随着AR显示技术的成熟,视觉交互将成为主流,AI与AR眼镜最终将走向融合。但在此之前,行业仍需数年时间打磨技术、优化成本、探索应用场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