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坤新材科创板IPO过会
8月29日,上交所上市委召开2025年第32次会议,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顺利过会。这标志着其上市申请通过审核,财务状况与经营模式均获认可,即将正式登陆资本市场。恒坤新材是国内少数掌握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材料研发与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其自产光刻材料销售规模已位居行业前列,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公司成立于2004年,专注于光刻材料与前驱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先进存储芯片及逻辑芯片制造环节。报告期内,其光刻材料如SOC、BARC、i-Line、KrF光刻胶和TEOS等前驱体已实现量产供货,客户覆盖多家国内领先12英寸晶圆厂。2023年,SOC与BARC在国内市场的销售规模排名中位列第一,适配浸没式光刻工艺的BARC也已实现量产,助力国产先进制程发展。此外,ArF光刻胶已完成验证并进入小批量销售阶段,为未来增长打下基础。
财务数据显示,恒坤新材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3.22亿元、3.68亿元、5.48亿元,自产产品收入复合增长率达122.97%,占比逐年上升。随着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关键材料市场需求持续扩大,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将超2500亿元。恒坤新材计划通过IPO募资10.07亿元,用于扩产前驱体与先进材料,推动国产替代进程。
目前,KrF光刻胶国产化率仅1%~2%,ArF光刻胶更低,恒坤新材正加速填补这一空白。公司表示,募投项目将提升核心竞争力,完善产品布局,满足客户国产化需求,助力供应链安全可控。未来,随着新产品持续导入和市场拓展,恒坤新材在关键材料领域的成长空间将进一步打开,发展潜力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