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力泰半年报引爆董事会分歧
8月27日晚间,*ST金泰(金力泰)披露半年报,董事会内部分歧再次浮出水面。大股东海南大禾代表董事刘锐明投出反对票,独立董事马维华则投出弃权票。刘锐明直言,自己并非刻意反对,而是基于专业人士的客观分析,提出23条质疑。他强调,作为大股东代表,也代表广大中小股东,有责任推动公司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避免因年报再被出具“非标意见”而退市。
刘锐明指出,目前最紧迫的是查清资金占用问题,明确谁占用、占用了多少,依法追责,否则退市风险极高。一旦退市,不仅大股东海南大禾损失惨重,2万多中小股东和全体职工也将被迫承担后果。当前,金力泰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董事会矛盾公开化,公司治理问题持续发酵。
在争议背后,一个长期隐匿于幕后的关键人物浮出水面——裴剑。尽管金力泰多次公告自称“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但刘锐明明确表示,裴剑才是公司真正的实际控制人。知情人士透露,自2018年起,裴剑便掌控公司经营、人事与财务决策。彼时,创始人吴国政将部分股份转让给宁夏华锦,裴剑作为华锦代表进入公司核心,逐步掌握实权。
对此,公司董秘兼新任总裁吴纯超回应称,公司目前无实际控制人,刘锐明的说法仅代表个人观点。但公开信息显示,裴剑与华锦资产存在密切关联,其名字甚至出现在“贝米钱包案”的判决文书中。此外,金力泰股权多次变更,但裴剑的影响力始终未减。
围绕实控人身份争议,公司治理混乱不断加剧。2022年,金力泰认定自己“无实际控制人”,理由是股权分散、董事会席位分布均衡。但目前,吴国政提名的董事已占多数,董事会格局悄然生变。知情人士称,吴国政与裴剑长期合作,董事会成员多为其提名,裴剑仍能掌控表决权。
真正将公司推向退市边缘的,是2024年报中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大额资金异常流动。公告显示,金力泰与多家贸易商频繁签订采购协议并转出大额资金,季末再以解除协议形式回流。审计发现,2024年资金转出累计达9.31亿元,其中部分资金流向不明,存在被占用风险。
审计委员会指出,相关贸易商多为2023年新设的一人公司,无实际经营,背后控制人疑似钱程。更可疑的是,公司收到石河子怡科1.375亿元回购款后,迅速以“战略备库”名义转出,最终流向与石河子怡科有关联的资本公司。此外,公司收购厦门怡科股权后,出让方收到3.07亿元款项随即转出,资金流向与前述贸易商存在交集。
海南大禾方面指出,吴国政与裴剑、华锦之间存在个人借贷纠纷,目前仍有3亿多元未还。刘锐明透露,吴国政曾表达对裴剑治理公司的失望,希望其能正视问题,配合调查。目前,相关案件已由上海公安机关受理,刘锐明呼吁尽快查清事实,依法追责,避免公司陷入更严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