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成全球最大充电网络

腾赚网 95 0

8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等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十四五”期间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果。7月,我国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相当于日本一年的用电总量。尽管面对极端天气和经济回升的压力,能源保障依旧表现出色,电力供应平稳,未出现大面积停电,能源保障能力已达到较高水平。

过去五年,国家持续推动农村电网升级,中央投资250亿元,带动农网投资超8000亿元,油气管网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户用光伏装机达1.8亿千瓦,每年为农民增收约140亿元。同时,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每5辆车就有2个充电桩,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40%提升至60%左右。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不断刷新纪录,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能源改革不断深化,电力市场注册经营主体已达97万家,能源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光伏设备制造企业多为民营企业,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六成以上是民营企业。我国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能源储备能力稳步提升,油气“全国一张网”加快形成,大电网资源配置和调节作用充分发挥,建成一批省间电力互济工程。

“十四五”以来,能源工业投资年均增速超过16%,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力量。可再生能源投资成为电源投资的主力,2024年占电源投资比重超80%。新型储能、氢能、充换电基础设施等投资持续增长,2024年相关重点项目投资额接近2000亿元。截至今年上半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5年增长近30倍,氢能生产消费规模超3600万吨,居世界第一,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占全球一半以上。

人工智能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在新能源发电、电网巡检、油气资源发现等方面展现巨大潜力。上半年,10家民营企业参股5个核电项目,持股比例均超10%,最高达20%。国家能源局积极推动民营经济参与能源建设,电力设施建设领域民营企业占比超85%,年均增长超15%,规模以上充电运营服务商中民营企业占比超80%。

截至7月底,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达1669.6万个,是“十三五”末的10倍,规模世界领先。国家鼓励“开绿车”“用绿电”,通过绿证、绿电交易支持新能源车主,组织车网互动应用试点,让电动车成为“移动充电宝”。电动汽车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用电需求增长,2024年新能源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34.3%,互联网及相关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20.5%,今年1-7月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用电量同比增超40%。这些新兴产业有效提升了电能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促进了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和绿色转型。

“十四五”以来,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超5个百分点,风电光伏成为转型“主力军”,今年上半年风光发电量增量已超过全社会用电量增量。市场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连续四年稳定在60%以上,多元主体有序参与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