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腾赚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ulanwray@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2025年8月26日,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完成2万吨液体闪烁体灌注,正式进入运行取数阶段。历经十余年筹备与建设,这座位于广东江门地下700米深处的大型科学装置,成为全球首个投入运行的超大规模、超高精度中微子专用探测设施。探测器性能全面达标,具备前所未有的灵敏度,将重点解决粒子物理未来十年的核心问题——中微子质量排序,并助力科学家深入研究太阳、超新星、大气和地球中微子,打开通向未知物理世界的新窗口。
江门中微子实验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于2008年提出,历经多个关键节点,于2024年底完成探测器主体建设与液体灌注。项目团队在短时间内完成6万吨超纯水灌注,并以高精度控制完成2万吨液体闪烁体注入,确保探测器结构安全与运行稳定性。探测器主体位于44米深水池中央,依托庞大支撑结构,集成数万只光电倍增管,实现对中微子闪烁光的高效捕捉与信号转换。作为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江门中微子实验汇聚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74家机构近700名科研人员,设计使用寿命30年,未来可升级为最灵敏的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实验,推动粒子物理、天体物理与宇宙学前沿探索迈向新高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