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成交额破3万亿,结构性牛市显现
昨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飙升,沪指上涨1.51%,报3883.56点,创下近十年新高;深成指与创业板指分别大涨2.26%和3%,沪深两市成交额高达3.18万亿元,成为历史上第二次单日成交突破3万亿元。市场热度持续走高,资金活跃度显著回升。
多家机构指出,本轮上涨并非散户推动的情绪型牛市,而是由“聪明的钱”主导的结构性重估。中信证券认为,行情核心驱动力来自产业趋势与盈利改善,而非流动性泛滥。安联基金则指出,市场已进入由宏观、基本面与政策托底共同驱动的“Rerating周期”。
从资金结构来看,散户尚未大规模入场。7月新增A股开户数同比虽增71%,但远低于历史牛市水平;主动型公募发行依旧低迷,私募则成为主力。7月私募备案规模达793亿元,环比增长164%,私募平均仓位也升至近两年高位。与此同时,企业参与资本市场的热情提升,至少60家上市公司公告拟用闲置资金投资二级市场。两融余额突破2.15万亿元,创2015年以来新高,游资活跃度显著上升。外资方面,对冲基金正加速回流,部分主动资金自去年10月以来首次流入A股。
本轮上涨行情中,游戏、创新药、通信设备、算力、资源等板块表现突出,背后逻辑清晰,均来自盈利预期改善或产业催化。东吴证券指出,“反内卷”与“需求提振”政策组合拳正改善盈利预期。国金证券认为,A股内生动力增强,叠加全球资本流向重塑,有望持续跑赢全球市场。
中信证券表示,本轮行情由“聪明的钱”主导,是资本结构转变、产业趋势兑现、资金行为演化的共同结果。这是一轮以盈利为锚、机构为主力的结构性慢牛,而非情绪主导的短期狂欢。未来市场或在“股市慢涨—信心增强—资金流入”的循环中演进,结构性机会持续发酵。
配置方向上,机构建议聚焦盈利兑现能力强、产业趋势明确的领域,如资源、创新药、军工、游戏等。安联基金重申“红利+科技”配置框架,认为科技板块在三季度具备超额收益基础。随着全球流动性边际宽松,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持续上升,A股结构性行情仍具高度可参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