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绿色转型稳步推进
8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成果。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表示,7月我国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相当于日本全年用电总量。尽管夏季极端天气频发,经济持续回暖,电力供应依然保持平稳,全国未出现大面积停电事故,能源保障能力经受住了考验。
过去五年,我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农村电网投资累计达8000亿元,带动户用光伏装机约1.8亿千瓦,每年为农民增收140亿元。与此同时,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充电设施达1669.6万个,是“十三五”末的10倍。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60%左右,风电、光伏成为转型主力,上半年风光发电增量超过全社会用电增量。
能源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我国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屡创新高,新型储能装机规模五年增长近30倍,氢能产能全球领先。民营企业深度参与能源建设,上半年有10家企业参股5个核电项目,持股比例最高达20%。
电力市场活力持续释放,注册经营主体达97万家,是2020年的5倍。市场交易电量连续四年稳定在全社会用电量的60%以上,每3度电中有2度通过市场交易形成。能源工业投资年均增速超16%,其中电力、热力生产投资增速超20%,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面对电动汽车和人工智能带来的用电增长,国家能源局回应称,新兴产业提升了电能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也带动了能源结构绿色转型。2024年新能源整车制造用电量增长34.3%,互联网用电量增长20.5%,1至7月充换电服务用电量增长超40%。我国已建立较完备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油气“全国一张网”加快形成,大电网调节能力增强,能源供需保持平稳。
“十四五”规划提出的能源综合生产能力、非化石能源占比等目标将如期完成。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为25%。当前,能源系统正加快向清洁、高效、智能方向升级,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