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回流港股,被动资金成主力
今年以来,中国资产表现亮眼,南向资金持续涌入港股,累计流入达9000亿港元,持仓和交易占比均创历史新高。不过,外资动向仍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华泰证券通过分析13F机构持仓数据、EPFR及国际中介持仓情况发现,外资回流已成事实,其中被动资金成为主要推动力。
截至8月20日,EPFR数据显示外资累计流入港股52.2亿美元,扭转了2024年全年流出的局面。其中,被动型外资贡献突出,7月以来流入近70亿美元,主要来自专注中国及新兴市场的指数基金。主动外资流出也在收窄,二季度流出环比减少至26.6亿美元,7月30日当周更是出现自去年9月以来的首次单周净流入。值得注意的是,EPFR数据反映的是基金申购行为,而非主动调仓,被动资金流入速度已超过市场涨幅,显示出资金配置的被动化趋势。
从全球主要外资管理机构的季度持仓报告来看,外资对中国资产的低配程度有所改善。中资股持仓环比增长至2958亿美元,占其总规模的1.33%。港股占外资中资股持仓近80%,配置权重逐步修复。从行业偏好来看,运输、公用事业、保险被超配,软件服务、汽车、消费者服务则被低配。动态调仓方面,二季度主动外资增持可选消费、消费者服务和零售,减持工业、运输和银行。个股方面,友邦保险、建设银行、网易、中国人寿、快手等持仓排名上升。相比基准,阿里巴巴、比亚迪、京东、中国人寿、腾讯被增配,拼多多、美团、小米、中国银行则被减配。
多重因素推动下,外资对香港资产的配置仍有提升空间。海外流动性宽松趋势明显,叠加国内基本面预期改善和人民币升值潜力,为外资继续增配中国市场提供了支撑。不过,南向资金在港股市场的重要性正在上升,其未来流入的持续性同样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