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量产进入倒计时

腾赚网 133 0

人形机器人赛道正迎来政策与产业的双重推动,多家产业链企业加速布局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部件。目前,部分企业在关键零部件领域已实现小批量生产,或进入样品测试阶段,而更多企业仍在研发和初步布局。2025年被业内普遍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据预测,未来几年人形机器人将以超过80%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扩张,到2030年产量有望突破23万台。

在减速器领域,绿的谐波凭借微型谐波减速器成为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的重要选择,部分产品已进入头部厂商试产阶段。而双环传动旗下的环动科技则专注RV减速器,正在冲刺科创板上市,其在研项目聚焦于人形机器人关节的轻量化与高精度需求。电机方面,步科股份推出的第四代无框力矩电机已用于人形机器人关键部位,单台机器人所需数量可达20台以上。此外,禾川科技与汇川技术也在积极研发适用于腕、肘、膝、踝等关节的驱动模组和执行器,目前仍以送样为主,尚未实现大规模量产。

尽管产业链加速推进,国内核心零部件仍面临性能、稳定性及成本等多重挑战。多位专家指出,国产减速器、控制器与伺服电机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但正在逐步缩小。例如,国产线性关节执行器负载能力普遍在50公斤左右,而日本、德国高端产品可达百公斤以上。与此同时,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仍受限于高昂成本和标准缺失,如灵巧手单价动辄上万元,亟需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

为突破技术瓶颈,中央和地方政策持续加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具身智能”与“智能机器人”并列列入未来产业重点方向。北京亦出台专项政策,通过揭榜挂帅、重大专项配套等方式,支持企业攻关关键零部件技术和“卡脖子”难题,推动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迈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