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小平板市场加速回暖
在上海一家“小米之家”门店,有顾客刚入手一台REDMI K Pad,小巧的机身吸引了不少目光。销售人员表示,这款小平板自上市以来销量稳定,至今仍有购买需求。这一现象背后,是整个小尺寸平板市场悄然回暖的信号。红魔已在6月推出新品,苹果、华为的相关产品也传出即将发布消息,市场正悄然转向。
洛图科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智能平板销量达1571.8万台,同比增长超20%。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政策支持、新品密集发布和促销推动是主要增长动力。全年市场有望继续保持上升趋势。一线门店走访显示,小尺寸平板成为新亮点,而屏幕技术也在逐步分化,LCD仍为主流,OLED则向高端靠拢。
在“小米之家”,REDMI K Pad被摆放在入口处,主打轻便、便携。销售人员表示,小平板适合看剧、打游戏,出门携带也方便。OPPO方面则透露,未来可能跟进小尺寸产品,目前已有友商布局。荣耀门店中,千元价位的荣耀平板10成为热销款,国补优惠后价格更具吸引力。数据显示,荣耀上半年销量涨幅达55.6%,X9、X8等千元机型贡献突出。
OLED在高端平板中逐渐普及,但成本、护眼和续航仍是影响其渗透的关键因素。华为MatePad Pro搭载双层OLED,主打高端市场;小米仅有一款OLED平板Xiaomi Pad 7 Ultra,其余以LCD为主。销售人员坦言,OLED色彩更好,但存在烧屏风险,而LCD在性价比和稳定性上更具优势。OPPO方面也表示,LCD在高分辨率下表现接近OLED,且无频闪问题。
多位专家指出,OLED在平板市场的渗透速度受成本和续航影响较大。虽然其在自发光、色彩表现、低能耗方面优势明显,但LCD在中低端市场仍占主导。刘雨实认为,平板对屏幕厚度和曲面需求不高,LCD已能满足大部分需求。吴沛东也提到,OLED在高端市场的渗透率提升明显,但在中低端受成本限制,且稳定性仍需优化。
AI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平板带来新机遇,手势识别、侧边指纹等交互方式逐渐普及,大电池和快充成为标配。处理器、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性能需求提升,技术实力强、供应链稳定的厂商将更具优势。国产芯片和系统虽有进步,但在高端生态上仍需突破。
政策驱动叠加技术创新,推动高性能小尺寸平板成为新兴品类。群智咨询预测,2025年全球高性能小平板出货量将达460万台,同比增长45%;中国大陆市场出货量有望达230万台,同比大增116%。产业链上下游因此受益,国产面板厂商如TCL科技、深天马A、京东方A等上半年业绩普遍向好。芯片和存储厂商如豪威集团、佰维存储、瑞芯微、全志科技等也纷纷交出亮眼成绩单。